特地去上海看的120帧,因为听说观感像嗑LSD。

但估计是抱的期望太大了,也可能是我选的座位比较靠后(因为害怕太近自己会晕3D),总之效果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夸张(嗑LSD的感觉就算了,我连喝咖啡的感觉都没有……)。但确实比普通帧数的要流畅细腻很多,尤其战场上的几幕特写特别惊心动魄,或许内行的人会更能感受到这种震撼。

至于故事,说实话如果没有结尾的那一下,就算拼上那一串让我叹服的剪辑、构图、表现手法和导演的挑战精神,顶多……我就给个70分吧。

看的时候不只一次的想起了《大话西游》。

至尊宝不想取经,但师傅却对他唱出《ONLY YOU》。

比利不喜欢打仗,但班长却对他说出你是适合战场的人。

[宿命]和[灵魂]之间的永恒矛盾,不是什么新鲜的命题。区别只在于孙悟空是个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人,他最开始的肆意和之后的压抑都是大鸣大放的。而比利则相反,他很多时候是为了别人而活的,情绪始终是内敛而不动声色的(我觉得李安选120帧拍这个题材,其实就是为了把那些内敛的东西放大出来)

《大话》的结尾,佛祖给了至尊宝一段两难的爱情,让他意识到自己除了取经别无出路,最后不得不妥协戴上了金箍圈。

而蘑菇口中的The big thing也给了比利一段中场休息,让他发现自己即使回到和平的环境,也难以找到安身之处,他对着啦啦队女孩说“我差点要带着你逃走”——他是想逃离这个世界的,但能逃到哪里去呢?他连自己应该在哪里都不知道。

电影从一开始就似有若无地强调着所谓的[宿命]。所以从一开始,观众就多少能猜到比利最终的结局——他必定还是会选择回到那个让他恐惧的战场。因为这是他的[宿命]。

但这样一来,整个电影的主线就很沉闷了。

说白了就是一个内心迷惘的青年,既不喜欢现有的生活,也没勇气挣脱出新的路子——至尊宝的妥协是因为他真的没有选择,他要拯救自己的爱人,就只能做孙悟空。但比利是有选择的。没有人拿着非A既B的选项逼迫他回到战场。不喜欢自己的家,那就不要住家里。担心退伍找不到好工作,那就先打一份工看着。身边人爱的只是自己的英雄光环,那就找个爱自己性格的呗——他手头明明是一道可以自由作答的问答题,或许有点儿难度,但试试做的话谁知道会不会做出一个圆满的答案?

但是比利没有,他硬生生地把这道题做成了选择题,在ABCD四个选项里一脸苦闷地转了一圈,发现各有各的不圆满,于是将选择权交给了所谓的[the big thing],扔到哪个算哪个。

我看的时候就在想,如果换了孙悟空,看到比利在这么大的自由范围里,依旧选择了服从宿命,他非得挖鼻孔不可。

真的。

在看到结尾之前,我真的觉得这就是个现实里一天能发生九百次的故事。一颗普通苍白的内核,在李安悲天悯人的剪辑和大兵们的制服诱惑下,镀上了一层烟火的光。

直到结尾那一连串兄弟们的“我爱你”。

不得不说这一下实在太惊艳了。因为这一下我才意识到,或许比利的妥协和至尊宝一样,其实是别无选择的。或许他并不是因为在和平社会缺乏归宿感才选择回的战场,而是因为他只有在自己的队伍里才能真正找到归宿感。

孙悟空的归顺是为了拯救自己的爱人。

那比利呢?

在看到班长勾着唇角说出的那句“你也希望我说么?我也爱你”的时候(那一刻我真的彪出了少女心啊)。谁说他不会是因为想留在班长和兄弟身边,才选择服从宿命的呢?而当他说出“我爱你”的时候,我想他的内心在那一刻,是多少和世界达成了和解吧。

这个结局可比那个把灵魂寄托在虚境,然后冷眼嘲笑自己是条狗的至尊宝温情多了。

因为有这个结尾,本来一直有点提不起劲的我,终于惆怅又还算满足的走出了电影院!





(总之李安藏得真的太深了!!所以其实还是挺能理解这个片子在美国的遇冷,毕竟老美怎么能懂咱们中国人的含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2016)

又名:半场无战事 / 比利·林恩漫长的中场休息 / 比利·林漫长的中场行走 / 中场休息

上映日期:2016-11-11(中国大陆) / 2016-10-14(纽约电影节) / 2016-11-18(美国)片长:113分钟

主演:乔·阿尔文 加内特·赫德兰 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范·迪塞尔  

导演:李安 编剧:让-克里斯托弗·卡斯特里 Jean-Christophe Castelli/本·方丹 Ben Fountain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