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完一部老电影,发现老电影就是有那种吸引人继续一直耐心看下去的魔力,有岁月的沉淀,历史的韵味。
海上钢琴师,一部久仰大名的电影,直到现在才迟迟打开鉴赏,不得不感叹电影拍的太有艺术性,导演真的太会讲故事了。
我发现好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讲述故事的时候都喜欢采用倒叙的方式。《海上钢琴师》就是从小号演奏家卖掉自己心爱的乐器,然后聊起音乐,自己遇到的人开始慢慢回忆。《泰坦尼克号》也是从rose对那段生死之旅的回忆开始娓娓道来的。而马尔克斯著名的《百年孤独》第一句话就是”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这种回忆型的开场,无疑是有一种特别的魔力,吸引着观众或者读者进一步想去知道,究竟是什么事情这么有魅力。
影片中的开头,描述了一艘大船,穿梭于欧美大陆,每一次快到达美丽国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人先看到自由女神像,然后大声惊呼“America”。这座自由的国度,在当时那个年代无疑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自由也是美丽国的象征,主角1900一生都在这艘船上,一生都在海上漂泊,无数追求自由的人往返于欧美大陆,1900看过各式各样的人追求自由的脸庞,品尝过他们看到自由女神像喜悦心情的滋味。但是当他下定决心,准备去这个自由国度的时候,走在楼梯上的1900突然停了下来,他看到纵横交错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突然看出了这个美丽国度无限的可能性,但这可能并不是他想追求的自由。
1900把帽子潇洒的一掷,最终又回到了他的船上。或许在那个瞬间,他理解的自由指引他作出了选择。
这个众人向往的国度虽然自由,信仰自由,并且有着无限的可能性。凭借他的钢琴造诣,只要踏出去这一步,无疑会名利双收。但是这样他就会得到自由吗?他充满了怀疑,自由是站在行业的巅峰,呼风唤雨然后跟随潮流权贵参加各种活动,他会有资源有金钱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但是他可能不能违抗权贵人士善意的请求,今天这个达官权贵想听一首欢快的曲子,明天那位嘉宾名流喜欢爵士,那么作为钢琴师1900必须要满足对方的意愿,不然就是有违上流阶层的社交规则。而看过电影的都知道,1900最讨厌的就是规则,用他的语气来回答就是“去他的规则”。
自由不是获得了资源,金钱,名利后想去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是当1900不愿意弹对方想听的曲子的时候他可以选择不弹。
在船上,他就是自由的,他的琴法飘逸,随性,随便看到某个人,从这个人的表情,动作,以及气质神态就可以立即弹奏出符合对方味道的琴声。他的琴声里蕴含着对方身上的故事,深邃迷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而1900可以用他细腻的感官,演奏的音符来具化这些故事,重现这些历史。
这短短的一段音符,或许就是一个人那长长的一生。
当年明月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你一页纸翻过去,就能翻过无数人的一辈子。当我翻开的时候我又能看到很多人的命运,所有的一切都只在一张纸上,但是你是能感受到的,我感受到了。”
天才所见略同。当年明月是看到纸质版的书,感受到了书中人物的命运,而1900则是看到具体人的表情,感受到了这个表情所蕴含的人物故事。
1900的一生无疑是传奇的一生,电影的高潮出现在与爵士乐创始人斗琴的那一段。
导演安排的节奏也非常巧妙,斗琴的双方都需要弹奏三个曲子,由观众的反应和喜爱程度来决定谁输谁赢。
来自船上的人自然都了解1900,认为他就是最伟大的钢琴演奏家,他擅长的领域,掌握的技术都是无与伦比的,所以暗地里,他们都下注给了1900。
当爵士乐王者登场的时候,那气场,那不可一世玩世不恭的态度,无视1900的友好握手行为,都预示着来者不善。他点燃一根香烟,在香烟还未燃尽的时候演奏完第一首曲子的炫技表演,让大家看到了他的实力,为他的到来疯狂。
下注1900的人有点慌了,不确定1900是否能够胜得过这位爵士王者。
随后出场的1900也是大心脏,不屑一顾不慌不忙的演奏起了圣诞乐曲,虽然有点不尊重这位对手,但是也算是给船上带来了一些节日气氛的感觉,只是下注赌局的人很不满1900这样的比赛态度。
第二首竞争继续,爵士王者依旧超水准发挥,而轮到1900上台的时候,他又开始不按套路出牌,原封不动的把对手的曲子又复制粘贴似得弹了一遍,现场的人已经开始陆续发出了嘘声,认为1900实在是在瞎闹,这场斗琴真是无聊。
最精彩的留在了最后,在爵士王者演出完毕后,1900开始了他的表演。他先是学着对手的姿态,拿出了一根烟,但是没点燃,放置在了钢琴的一角。然后用出了毕生的精力,弹奏出了一个人不可能能够弹奏出的乐章,四手联弹才能演奏出的旋律,弹到满头大汗,众人呆若木鸡,连对手听到都觉得不可思议。
最后经典的一幕出现了,先前放在钢琴一角的香烟,演奏完毕后1900优雅的拿了起来,去到琴弦那里,经过他尽情的演奏,琴弦居然把香烟给点燃了,于是他把点燃的香烟塞进了爵士王者的嘴里,潇洒的离场。
我觉得这里剧情安排的甚是巧妙,有种田忌赛马的味道。爵士王者一出场,肯定要亮出自己最强的实力,所以可谓是上等马出场,而1900出的是下等马,圣诞颂歌。这个一般的钢琴演奏家,甚至是初学者都能弹得出的入门曲调。随之而来的第二轮,中等马出场,1900也复制了一个中等马,并且制造出了一个悬念,一个对主角很不利的低谷表现,为最后一轮制造反差感。最后一轮,1900终于亮出了自己的上等马,这个时候剧情的先抑后扬达到了目的。
这里的这种手法其实也还有一些心理学的原理。丹尼尔卡尼曼提出过一个峰值定律,大致的意思是:人们对一件事情的记忆,往往不是当时的实际体验,或者完整过程,回忆中的体验只由两个因素决定,高潮和结尾。如果这两个地方让人感到愉悦,大脑就会告诉我们整个感受都是愉悦的。
高潮和结尾,这里的高潮就是结尾,想不愉悦都难。
1900的曲子都是随性而做,世间至今留下了唯一的一个曲子,是做给他情窦初开所见到的那个女孩的。
虽然最后唱片被他一一掰碎扔进了垃圾箱离,但是好在小号手把它一块块拼凑了回来。
艺术最大的价值,就是永远的活在人们的心中。
《月亮与六便士》最后主人公画的最壮丽的那幅画,也在火光中付之一炬。没有人知道那画的究竟是什么,但就是这么的一个举动,造就了他的艺术性,在世界文坛艺术界永远都有一席之地,被后世的人们津津乐道。
网络上有很多人说,这个影片太文艺太装逼太理想了,是的,我承认是有点,比较赞同这种说法。
就是这样的拍摄手法,才造就了电影的精彩,不然平铺直叙带来的只会是乏味,到时候依然会有很多人说,这个故事怎么这么讲述的,导演如何拍出来的,跟喝白开水一样没意思。
不管怎样,总有人会有不同意不喜欢的评价。
但那又怎样,自己喜欢就好,不需要取悦所有人,导演喜欢就好,他想表达的想法都拍出来了,这样何尝不是自由的一种体现?
又名:声光伴我飞(港) / 一九零零的传奇 / 1900海上钢琴师 / 传奇1900 / The Legend of 1900 / The Legend Of The Pianist On The Ocean
上映日期:2019-11-15(中国大陆) / 1998-10-28(意大利)片长:165分钟
主演:蒂姆·罗斯 普路特·泰勒·文斯 比尔·努恩 克兰伦斯·威廉姆
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 编剧:亚利桑德罗·巴里克 Alessandro Baricco/朱塞佩·托纳多雷 Giuseppe Tornat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