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2-15

新教宗:神性该如何被引导

宗教的影响有什么呢?
我觉得要看,宗教的神性,宗教的传播,宗教的教义和宗教的世界观。
其实大部分的宗教都是从一小部分人之间的故事开始的。无外乎就是看到民间疾苦得到顿悟或者指引,说我们要如何如何做才能得到解脱,一小部分人的口口相传,让宗教的初始状态得到了稳定传播。
接下来就是神性的展示,神性就不赘述了,无论是复活的,显灵的,无往不胜的,只有这样,宗教才能在取得部分民众基础上,在往后的发展中,在基于人们对神性的向往和不可思议的态度,得到炸裂的信仰扩散。
之后就是逐渐在教义的修订完善中确认本教的世界观价值观。大部分宗教都是劝人向善,做好事上天堂做坏事下地狱。中庸无聊却一点错都挑不出来。于是我们看到同样的信仰本质,在不同民族文化地域政治意识形态改良的基础上,各种各样的宗教种类。
但我们总会忽略一件事情,就是神性虽然利于宗教的传播,却不是宗教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宗教可以愚民,也可以令信众获得心灵上的慰藉,这要看教义与此时的宗教领袖所采取的态度与所宣扬的内容。
某些极端的宗教,比如XXX(大家心里知道),就是反例。
那么在展现圣迹并且拥有miracle力量的Pius XIII,该如何做?
这一集里,Pius看到大夫老婆那身患数病,躺在床上佝偻的不像人的儿子,他跪在地上,虔诚的祷告,恳求上帝make him the man,但miracle却没有降临。其实Pius说的对,某些神迹只是在非常巧合的某些机遇下,他碰上了他赶上了。
神性/Miracle可以为你锦上添花,但你却不能依靠它做一个合格的pope。
在我看来,宗教领袖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对于信众的引导。
上亿信众的世界观价值观所在地所接触的文化政治意识形态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的人生性善良有的人天生邪恶,但一旦他们成为你的信众,成为该宗教的信众,那么领袖就需要将上亿人的思维和想法,一起向同一个方向去引导,一起向属于本教教义的那个方向去引导,或者向你所理解的本教的样子去引导。
pius先开始认为宗教需要神秘,我们不能伸手就要来自god的安慰和解脱,我们要受苦,于是他不露面,他严厉的发表演说,信众们被引导,大家不愿来梵蒂冈朝拜,是因为信众在被引导到一个方向,“如果你无法suffer,那你也无法承受来自上帝的解脱,信仰不该被几次的严苛就对其丧失原本的信念(这是我对上一季的理解)”,但之后我们pius学会和自己和解了,于是love letter一出,他引导着我们的信众学会寻找爱。
瞧,这就是引导的力量。
这一季,我们的new pope是个脆弱的瘾君子,他有秘密,他不被父母原谅,他缺爱,他希望得到爱。
面对恐怖事件,他的演说是say no,信众和媒体被引导,让我们看到了强硬的教会态度和上下一心的坚决。
他坚信中庸之道,which 他认为这是最容易最简单最容易达成的一个小小的宗教目标。却不知道,其实中庸的爱也会有正态分布中的两个极值,狂热的爱和冷静的爱并不是-100与+100相加后的0.
所以神性在此时失效了,pius的起死回生这看起来是一个神迹的事情,最终被闹来闹去成为了杀死无辜牧师的刽子手。
最后pius的演说里面提到,其实中庸的爱不是所谓中庸之道,其实宗教,或者说pius认为此刻的天主教,爱就是大义。虽然我们有问题有困惑,但最终上帝会知道答案的。最终,神性的解释权被交还给了上帝。
神性需要被引导,john paul,我们的新教宗,那位脆弱的陶瓷片或许并没有想清楚,神性的引导不仅需要所谓的神迹,而首先需要一个可以正视自己脆弱的教宗,当自己一切的错误和秘密都能被合理的接受、解释与释然,那么这个人就已经具备了常人所无法拥有的力量。
pius最后明白了,神性或许终究需要被正面引导,就像是当我问你,请你不要去想那根铅笔,你脑子里一定不停的在回荡“我要想那根铅笔,那根铅笔怎么了?”一样,suffer first一定会让信众产生疑问,而正确的love all却可以让每个人得到心灵解放。

新教宗The New Pope(2020)

又名:新教皇 / 新生教宗 / 年轻的教宗续集

主演:裘德·洛 约翰·马尔科维奇 西尔维奥·奥兰多 塞西尔·德·弗 

导演:保罗·索伦蒂诺 编剧:保罗·索伦蒂诺 Paolo Sorrentino/翁贝托·康塔罗 Umberto Contarello/Stefano Bises

新教宗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