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平山是一位厕所清洁工,每天作息极其规律。起床,出门在门口贩卖机买饮料,选一部磁带开车去工作,中午在附近的公园吃三明治,用奥林巴斯胶片相机在相同的角度拍特定位置:阳光洒在某棵树梢的模样,下班后换上衣服去澡堂洗澡,去特定的几家饭馆吃特定的食物。老板娘不禁质疑:“怎么会有人就是不变呢?”。夜晚伴随阅读入睡,这就是大叔每日routine。
某天,经常关顾的餐馆-老板娘的前夫和他在江边遇到,倾诉了自己患上癌症,不久于人世的悲伤,看着江水倒影,感叹“影子,互相重叠的话会变更暗吧?”
“我们来试一下”
于是在江边的灯光下通过影子进行实验,老板娘前夫看了看说没有变化;但这样日复一日,践行每日规则的平山则说“有的吧,我觉得有”,像是在对自己发问:“这世界上怎么会有事情是不会改变的。”
平山像是西西弗斯式的人物,独自抵抗无常,抵抗变化。事实上,他每天工作或是生活当中会遇到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事情。同时,他的情绪也跟随着上下起伏。这些波动却也让生活弥足珍贵。
电影中出现了很多人物,一起工作的穷小子同事、同事认识的一个女孩子,公园里神神叨叨的老人,公园里也在吃三明治奇怪地注视我的女孩,自己的侄女和妹妹,饭馆老板娘,老板娘的前夫......他们都仅仅是来了一下,停留或长或短,再离开。对于很多故事观众似乎比平山了解的还要少,我们跟随着平山的视角在看,对所有事情不知道开端,不知道结果,不知道原由。这也是平山本身关注自身,不去探寻别人的特质所带来的视角体验。
在周围,大家对别人、对外界表现出了极大的好奇心,平山却展现了某种克制的自足,这或许也是“在控制下的一种失控”,在划定的了一方世界中,接受其中的变化。
都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每天都处在变化当中,从个人角度,还是想要抓住一些可能性,一些不变的可能性,更多是想要让变化是往好的可能性发展的心。害怕失控,害怕结果不如人意,这个时候变化就会占据你,让人痛苦。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是一种强求,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或许“人只要保持远视的时候,不断有新的选择,终归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