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星际探索被低估?

讨论低估,需要先对低估下一个定义。

本片烂番茄新鲜度84%、爆米花值40%。

其实专业影评人和大众评分的割裂是导演詹姆斯·格雷作品的一贯表现。

就爆米花值而言,这不过是电影商业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贩卖娱乐和贩卖美好愿景等情绪所带来的。

但是电影的强烈作者性和风格化在达到一定高度之后又反而可以融合到商业属性之中。

只是,这种创作者的努力,常常导致影片平庸。

美好的平庸比单纯的恶劣影响还坏,这一点超英电影表现尤甚。

当然,本片在商业化妥协上附加的过多的旁白和不必要奇观的展示等都拉低了其本身应该达到的高度,这一点也无需避讳。

但是星际探索在太空类题材的影片中还是达到了一定意义的非凡创造,一种延续2001太空漫游的沉浸式的艺术表现。

低估,单单在评分层面是一种角度,知乎上有人问观影量超过一千部的时候会有什么感想,有个答案我比较认可。

即观影量过千以后,你会发现豆瓣评分在7分左右的非好莱坞冷门电影往往比8分以上的热门电影质量更佳。

好莱坞大卡司大制作可能反而是导致本片评分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电影被高估往往是由于电影背后的原因,这与电影被低估相似。

好看成了一种意识形态一样的属性。

商品电影浇灌的观众是无法摆脱低估本片的命运的。

而我所认为的被低估,就是善于思考和有艺术追求的人不应该错过这样的片子可以引发的更多层面的表达。

2、独特的视觉体验

本片拍摄大量使用了POV的视角,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场观众可以带入的VR游戏体验式的探索。

这与库布里克《大开眼戒》沉浸式观影带来的体验式相似。

这种以观众视角为中心的游戏体验本质上也是导演个人的介入。

即某种意义上,导演在带着我们一起寻找,只不过是通过镜头。

但是库布里克是试图让观众注意拼图,本片则是导演试图让观众脱离地面,遁入太空。

我觉得这种巧妙在两个短片段中有水准更佳的展示:

宇宙的时空之旅:未知世界 第七集 卡西尼号的牺牲片段

和三体黑暗森林-水滴 短片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s41117Po?from=search&seid=8368607281074465122

星际探索的相较而言,其不彻底的碍手碍脚的画蛇添足的部分,如果可以补齐切割,也许也会是一部旷世神作了。

然而即便如此,在此片之前,并没有一部完全意义上可以让我们融入太空的短暂沉迷的影片出现过。

即使是万有引力那样的破碎片段,都没有办法让我们呼吸均匀地平静地感悟到深空离索的孤独。

希望自此影片之后,拍摄者会在太空类电影拍摄的时候更多地提示到观众生命在地球的之内,在宇宙之中的奇迹存在。

3、繁华皆是一瞬,meaning方可永恒。

拉丁文格言 Per aspera, ad astra. (循此苦旅,以达星辰)

所有的理想主义,其本质不过是对终极湮灭的不妥协。

而探索深空寻找外星人,也只是其中一种虚妄。

人类简史说智人是通过相信不存在的事物团结在一起从而打败其他人类和物种并逐渐发展到现代的,

但是这里的相信不存在的事物本质上其实是理性主义,而不是单纯的盲从。

中国愚公移山的故事里,面对不可想象的困难我们注重的是一代一代的牺牲去突破。

这一点《流浪地球》比较切合我们的文化惯性。

西方的文化要素里俄狄浦斯情节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暗示。

从集体潜意识角度来讲的话,也许东西方思维惯性下的观众都有各自相反的不喜欢该电影的原因。

主角既没有完成千面英雄之旅中的救赎,也没有继续传承。

像一个懦夫或者汉奸一样,观众第一感受是背叛。然而,这种错愕也是一种荒诞,是更本质的。

其实只要是上升到集体,我们都已经在思维惯性里杀死了个体的表达。

我们的理性已经征服了感性,并且一致认为,这是有利于我们集体和个体的。

虽然感性是组成我们精神世界的重要部分,也是理性得以不枯萎凋零的能量来源,但是我们常常在品尝理性光芒的时候,

把个体的细密的情感置于阴影之中,像是无法见人的皮肤黑斑。

在利用最高精尖科技的领域,我们的感性总是显得无处安放。

《王冠》里有这样一个片段,当然登月任务执行结束后三位宇航员到各地巡礼,爱丁堡公爵私下与三位宇航员会面。

他意图提问他们在月亮上对全人类命运是不是有更深阔的思考,但是三位宇航员只是按部就班地陈述完成任务的繁琐。

他们表示,在太空中,人是没有多余时间思考的,即使是休息的时候也是追求安静。

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选宇航员的时候,选中的人的性格不会太发散。

但是本片却独特地运用一个内心非常丰富的主角来展示,太空探索可能会带来的感性影响是什么。

我想说,还是没有什么。

就跟爱丁堡公爵只是中年危机,回忆自己人生成就产生了迷茫一样。

太空探索无论是个体的任务还是人类的任务,都不会对宇航员本人产生绝妙的意义。

他们也只是一种工具,“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对试图完全意义的遵循自我探究自我,星际探索这种浩大的活动也不过是一种联动冥想的经验。

4.我爱你时,群星璀璨;我爱你时,群星暗淡。

本片电影故事本身是《月亮与六便士》的浪漫主义版,如果说,毛姆还不够浪漫的话。

摘录一段导演的访谈:

2019年纽约客采访里格雷说到并没太多美好回忆的少年时代,说年轻时他父亲跟其实跟家人关系并不是很好:“我妈总给我念叨:‘我老是奇怪你爸下班回家路上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你爸总是那么晚才回家。有一天我去超市买东西,正好看到你爸下班,我看他溜达出地铁站,这家店瞧瞧那家店看看,漫无目的地翻书看报,你说你爸怎么是这么个漫不经心的人啊?’我当时就想:‘哪里是他漫不经心,他是宁愿瞎溜达也不愿意回家罢了。’”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电影明显是私人化的,他在愚公移山和俄狄浦斯的情节之中,选择了最没有戏剧性的和解。

父亲沦为了一种发现自我的他者。

有评论指出圣经中的意向我也摘录于此:我若有先知之恩,又明白一切奥秘和各种知识;我若有全备的信心,甚至能移山;但我若没有爱,我什么也不算。 (格前 13:2,天主教思高本)

宇宙尺度只是主角Roy的情感表达和自我探索的画板,这样肆意妄为的运笔,这样的情感流露,自我寻证,是每个人都穷尽一生而难得的。

所谓的星际探索,在文明尺度上是对宇宙的考古,在个体尺度上,也不过是自我情感世界的和解。

After reborn,I will live and I will love。

表面上看起来,人类的文明探索是寻找答案,但是同时,依据我们的探索方式却也反应着我们的思维方式。

陈述一个事实的方式,与事实本身有密切的相关性。

人的选择决定人的本质,而且人必须忍耐世界的荒谬,接受人生的毫无意义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

本片引发的存在主义的思考和对生命内核的重新发现,对太空感性感觉的直观精确地传达已经足够其载入影史。


星际探索Ad Astra(2019)

又名:星际任务(港) / 星际救援(台) / 星际探险

上映日期:2019-12-05(中国大陆) / 2019-08-29(威尼斯电影节) / 2019-09-20(美国)片长:124分钟

主演:布拉德·皮特 汤米·李·琼斯 丽芙·泰勒 鲁丝·内伽 唐纳德 

导演:詹姆斯·格雷 编剧:詹姆士·格雷 James Gray/伊森·格罗斯 Ethan Gross

星际探索的影评

Gene
Gene •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