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4-09

处女泉:伯格曼,以及死亡

昨晚看了伯格曼的电影,我深受触动。不是因为李安,而是因为神与死亡。
关于伯格曼的纪录片中说道,促使伯格曼拍摄电影的原因是他对于死亡的强烈恐惧。而伯格曼又借《野草莓》之口说,“人用恐惧来尊敬死亡。”
是的,恐惧。倘若世上只有一则真理,那便是死亡。在我即将二十三岁这一年,我在心中不断复述这句话。我用坚定且清晰的语气对自己说:人固有一死。无论悲伤或愉悦,人固有一死。
我曾试图向他人表述自己对于死亡的强烈恐惧,但只要一张口,它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如同我只是在谈论一位陌生人的宿命,抑或是南方高速上的某一场车祸。而死亡,它以冰冷的字眼向我逼近,绝对、彻底、完全、100%……任何肯定性的修辞在它面前都濒临失效,我只好缴械投降。
倘若沿着记忆回溯,我对死亡的最初恐惧或许是来自童年时所观看的科教频道的宇宙纪录片。它将人类对于宇宙和生命的遐想置于一段影像中,黑色的背景佐以米粒般的星辰,这便是长久以来我们大多数人对于宇宙的唯一印象。我试图怀疑,如果删掉极具感染力的背景音乐和旁白,这种影像的效力还会有多少?然而在当代,即便是这样简陋的感受也在一直被剥夺,那最原始的出口——星空,不断遭受人造光源的侵蚀,当抬头仰望的动作不断进化,或许我们正遭遇着一场向未来奔去的后退。
我无法再去描述死亡,我只能假设它是宇宙经历大爆炸之前时的阶段,抑或是我尚在母亲子宫里时的状态。但是在伯格曼的电影里,死亡是对神的叩问,是连接人与神的脐带。
“您应该都看到了吧?”
“您为什么只是默默地看着?”
对神与死亡无比虔敬的父亲跪问上帝,为何自己遭遇命运戏剧般的捉弄。在荒凉的平原上,他试图徒手拔出一颗树来挑战神的威严。我不得不说,在这组镜头中,我看到了神迹。尽管它空旷、寥远甚至虚无,但在这片荒凉的平原上,仿佛处处有神迹。
没有语言,也没有文字,只有一位父亲,或是只有一位虔诚的信徒,抑或是一个男人,不,只有一个人,用悲伤且愤懑的眼神凝视着那棵树。而神不着一言,便已昭显神谕。
或许我可以将伯格曼在电影中对死亡的诠释误解为禅宗所主张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放弃一切表述,将死亡只当作一种直觉,一种持久且坚固的直觉。

处女泉Jungfrukällan(1960)

又名:The Virgin Spring

上映日期:1960-02-08(瑞典)片长:89分钟

主演:马克斯·冯·叙多夫 贝吉塔·瓦尔堡 古内尔·林德布洛姆 贝吉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Ulla Isaksson

处女泉的影评

Cone
Cone • 沙和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