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的第二种可能

瑞典作家约翰•林德科维斯特的作品《血色童话》两次被搬上银幕:早一点的版本出产自本国,叫《生人勿进》(《Let the right one in》);之后本子让美国人买去,改出一部叫《血色入侵》(《Let me in》)的片子。包括小说在内的三个版本中,我还是喜欢离我最近的美国版——尽管有那么多人诟病。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先入为主和我是科洛的脑残粉外,还有一些个个人的情感态度。
这本小说的阅读于我而言不是什么甚为愉快的记忆。我花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跟它磨,直到后半本才找到正常的阅读速度。小说是这个故事最大程度的细化和夸张,因而线索和人物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一部电影的承载量,同时,它的叙述速度也像瑞典的冬天一样漫长——这让先从电影中得到简单而激烈的冲突的我有点吃不消。
但是,小说的特点和魅力还是显而易见的。小说基本上以日期为章节题目,之下是穿插进行的不同人物在这一天的经历。内容上主要是大篇幅的叙述和描写,在描写中又多为细节和心理描写。这样的构成让故事自然带有北欧高纬度国家特有的阴沉和压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极为精简的语言描写。奥斯卡在除了和艾利的互动外,都是沉默寡言的,这是他性格封闭的佐证,也使故事更为趋向于窒息。
小说中故事大概持续了两个月,然而因为以上的种种原因,它的时常更像是在以年为单位。窒息的时间太久,干脆就昏了过去,以至于错过了高潮,连结尾也在毫无表情的翻页中变成一种“终于看完了”的雀跃。
瑞典版电影可以说是对原著极为成功的改编。它的情节基本保留了原有安排,同时合理除去原著中冗杂的部分,故事的主体更为突出了。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小说电影版。尤其是两个角色的选定,最大程度上贴合了原著。奥斯卡的扮演者是个皮肤下血管清晰可见的正太,睫毛和头发都是淡淡的奶白色。不难想象他对于一个血液爱好者是多么的可口。艾利胜在不男不女(我很认真,因为原著在后来使用“他”而不是“她”来称呼艾利),她的五官只有在裙子的映衬下才有女孩子的柔和。虽然她的形象与“吸血鬼天生美艳”的奇怪逻辑相悖,但我还是要惊呼选她太对了——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小说电影版!
备受责难的美国版与瑞典版相比,可以说是基于原作的二次创作了。除了更进一步简化了人物关系,影片还用美国思维扭转了这个故事的走向,从而传达除了一个和原本完全不同的价值观。
这个最大的变化其实只是一个关于吸血鬼的老套桥段。那是开诚布公的一晚,奥斯卡在艾利的家发现了一组发黄的速照。照片上是与现在别无异样的艾利,以及戴着啤酒瓶底的年轻时的哈里。艾利12岁,可是她已经12岁很长时间了。在这个“很长一段时间”的12岁中,作为普通人类的哈里看上去已经像是艾利的爸爸了。流动相伴停滞,这样的守候让人无可奈何。美版的哈里因为这个安排而变得可以接受,这样的解释除了可以让片子少审一会儿(按照原著的规格,事情原本不是这般清新美好的),也成功地让最后一幕变为我记忆中经典:火车在一片雪白中驶向远方,远方是双方已知的未来——奥斯卡将成为多年后的哈里二号。
当然,我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奥斯卡=哈里二号”这个等式。他或许因为爱啊什么的成为唯一的奥斯卡,寿终正寝亦或堕于黑暗也不一定。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那个烂俗情节的安排全然消解了这个故事的恐怖与血腥,甚至这个最坏的“哈里二号”结局也透漏出了一种温馨和释然。尽管故事的结局都是“一列载着二人的火车驶向远方”云云,瑞典版给人带来的,只有无尽的悲伤。类似于“奥斯卡走后怎样”的疑问得不到解答,一颗心悬在无窗无门的牢里,是真正的绝望。美国版这样的导向,或者说给我的错觉,是结局已定的。温馨和释然来自于未定的中间这部分,奥斯卡和艾利将要共同度过的这部分。既然此刻相守,那在结局到来之前,一定有可以朗声而笑的惊喜在等着他们。毕竟同样孤寂而执拗的他们互相找到了彼此,是那么不容易。
总结一下,瑞典版因为黑洞容量般的绝望,在我看来太不怀好意了。相较之下美国版这一在我看来扭转乾坤的剧情和从中折射出的“管他物种差异结局几何,我在乎的是当下有你”的“病态”价值观,才是我所惊艳的。至于我倾向于“干脆给我一刀”甚于“刀悬项上但好像县令还没搞齐手续”则是我个人的爱好,与我爸妈教导无关。

生人勿进(美版)Let Me In(2010)

又名:吸血儿凶(港) / 噬血童话(台) / 鬼小无猜 / 美版生人勿进 / 美版血色入侵 / Let the Right One In

上映日期:2010-10-01片长:115分钟

主演:柯蒂·斯密特-麦菲 科洛·莫瑞兹 理查德·詹金斯 卡拉·布欧 

导演:马特·里夫斯 编剧:John Ajvide Lindqvist

生人勿进(美版)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