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14

隐入尘烟:观后感几则


题外话:
网上时有此种论调:只有呈现中国人丑陋、愚昧、落后的东西才能在国外获奖,文学电影莫不如是。前有对《霸王别姬》《鬼子来了》等电影及导演的咒骂,后有对莫言等获奖的嘲讽。以此而论,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皆该杀,全是媚外以求名的卖国贼。陀思妥夫斯基光看书名就该枪毙,什么《穷人》《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罪与罚》《群魔》等,在他笔下,俄罗斯社会纯粹成了犯罪、穷困,软弱、妖魔横行的堕落世界;在雨果和巴尔扎克笔下,法国社会充斥着骗子、高利贷、赌徒、社会腐朽而黑暗,而福楼拜更离谱,居然长篇大论的写一个爱慕虚荣的小妇人的出轨事迹;狄更斯居然把孤儿作为小说主角,明显讽刺本国社会福利制度的缺失;马尔克斯竟然大肆炫耀本国的凶杀案……这些数不胜数的例子说明,只要是作家都该封杀,最好只要跟文艺沾边的都封杀。毕竟“家丑不可外扬”,怎么能让外人知道家里的丑事呢?但或许不是家长的人也该想想:家丑不外扬,保护的只是家长的面子——毕竟不能人人都是家长——那些被欺压的被鞭打的其他家庭成员该由谁来说话呢?还是只任他们在家的角落里沉默着抽泣?

1.光
圣经《旧约·创世纪》开篇说,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曾有作家说这是有史以来最优美的文字。这几句话确是简洁而有魔力,有了光,事物才能被看见。而语言尚在光之前,在上帝分开光暗之前,语言就已存在。“语言是存在之家”,万物只有在语言的光芒里才能被认识被看见。若不是这道光,马有铁和贵英作为“沉默的大多数”,只会依然沉默。那么马有铁和贵英“说话了吗“?我们不知道,因为光呈现也遮蔽,那些与光异质的事物是无法被穿透的。

2.光
片中的男女主人公,在现实中大概率是被人忽视的,他们之所以能作为具体人物让观众感受到,正是由于导演喊出了自己的那句“要有光”。所以那些模糊的脸庞,蜷缩在角落里的身影才能清晰的穿透现实的阻碍,而在摄像机无法穿透的现实层,一切如故。

3.光
在马有铁为侄子从城里赶车拉家具回来的夜里,贵英带了一盏灯在路上等他。这盏灯发出的光,驱散了马有铁的一路黑暗,这是他们俩人共同的光。这光让个体超越了原有的局限,让生命从原有的边界向外延伸了,而这也暗示了结尾的悲剧。因为这光是与两人共生的,所以当它熄灭,也意味着个体的死亡,因为见识了光,就更难以忍受黑暗。

4.结合
马有铁和贵英都是被遗弃的,不能见容于原有的存在环境,他们的存在是污秽的,让人蒙羞的。何以如此?马有铁没有女人,贵英没有男人,在以人伦孝悌为主导的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没有家就没有后人,而后人是此种文化中个体存在的最大价值,毕竟无后为大。“绝户”是骂人相当狠毒的话。而没有这种社会精神资源支撑,个体被鄙视是理当如此的。而吊诡的是,鄙视他们的力量也是促使他们结合的力量。

5.土地与人
土地与马有铁的关系简单而纯粹,马有铁劳动,土地让他收获。那么马有铁可以这么单纯地活着吗?答案是不能,无论他愿不愿意,从出生时就注定他处在某种社会关系中,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那么单凭劳作能养活自己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活着才能劳作,天之道,损有余而奉不足。除土地与人之外的其他社会关系都是从马有铁身上索取的:贪婪的亲戚,吸血的承包商,伪善的村干部……这些在土地与人之外诞生的次级社会关系,都将吸管或明或暗地插进了马有铁的身体,以他为养分维持着自己的存在。当然贵英与那个帮助马有铁的独居单身汉不在此列,他们与马有铁一样,是社会的基础性存在。

6.隐蔽的权力
马克思评价商品的价值形态时曾说过它们的“幽灵性质”,而暴力在脱变为权力隐藏在社会机制中时,也是同样性质的。它变得不再可见了,不再是直接的生杀予夺,而是变成了社会秩序和某些岗位、责任:村干部,土地承包商,城管,警察……权力不再以具体的、直接的形式呈现给社会成员,它变成了一个庞大的机器和相关配置部件。

7.欲望与流通。
马有铁卖粮时被黑心贩子克扣了不少钱。但事实上正是同一份粮食在两者之间的估值差,让粮食得以流通。而这个差值,正是欲望存在的空间,也即事物籍欲望以流通。但公平的交易,基于交易双方权力的对等,当一方由于处于权力或认知上的弱势地位而蒙受了较大的损失时,应有维护公平的力量介入,让交易重回公平的轨道。所以该谴责的不是欲望或黑心贩子,而是本应存在的维护公平的力量的缺失。

8.土地承包商
土地承包商与马有铁同是熊猫阴性血,却同血不同命,而在前者生命危在旦夕时,却要让后者输血得以维持生命。而这也正印证了社会的次生结构以吸血原初结构存在的事实。马有铁代表的善良,宽容,隐忍,劳作,而这些正是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石。正是这些品质,才能让贪婪,狡诈,剥削,伪善悠然存在。一个和谐的社会必然在于罪恶的减少和良善的彰显,惩恶扬善这种朴素的观念长久以来如此深入人心,也必然在于它与人性与社会存在的高度契合。反之,一个畸形的社会也必然是两者混淆、颠倒的。

9.权力寻租
土地承包商的儿子以高于市场价将粮食抵钱给农民的场景,与以前地方官抬高铜银兑换比率压低农民上交粮食的重量而中饱私囊时如出一辙。只不过以前是皇权的直接代表——地方官员,以具体的形象压迫、剥削农民,而现在抽象化的权力开拓了更多的寻租领域,让剥削更隐蔽:“我”不再直接行使权力,而是给它找一些代理人,一些渴望权力而不得的人,然后如房东收租一样,从中牟利,而这种假象也正好让人以为租房者才是房子的真正主人。

10.房屋的拆迁修缮补助
影片中出现了几次政府补助村民房屋修缮与拆迁的镜头,但作为最需要补助的马有铁,直到他与贵英历尽艰辛盖完自己的房子也没拿到一分钱。而他的侄子在他死后却轻松的拿到了补助款,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莫大的讽刺。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要弹“政策好基层执行坏”的老调呢?这里的悲剧或许不单在于“单轨制”政治制度下基层信息的失真,更在于作为政策接受者的马有铁和贵英,一直都是失语的。他们的声音微不可闻,而本应属于他们的声音早已有人替他们造好了,达于上者,不过是居庙堂者自造的回音而已。

10.性与缺失
导演并没有直白地呈现马有铁和贵英与性有关的镜头。而绝大多数观众也都认为这是合理的,甚至觉得性的呈现有违本片的基调,是不合适的。何以如此呢?或许苦难本身就是快感的缺失,而性作为快感的源泉,更不会出现在承受了如此困难的两个人身上。他们一个木讷寡言,逆来顺受,另一个佝偻着不时尿失禁的身体,似乎快感是与他们绝缘的。那么我们何以会做出这种无意识的判断呢?因为导演所要呈现的,所引入光里的事物已经先在地存在了这种判断逻辑。

11.言即疆
大爱无言,大爱无疆,若作同义词替换,可知言即疆。语言虽然呈现了事物,也将事物局限于其中。影片中贵英与马有铁都没有用语言向对方表达过爱,但爱却充溢其间。这种表达的缺失,更容易被汉语培育出的人所接受。汉文化发展至今,并没有多少与主体意识有关的精神符号资源,独立,主体,反思,自由这类东西,几不存在,而作为底层的劳作人民,这种资源就更是贫瘠。爱作为人类的某种天性,必然有被表达的冲动,在无主体意识的情况下,更多的会呈现于连接两人的行动与事物上,比如那罐一直被捂着保温的水,那些叽叽喳喳的鸡仔,这样爱就有了未被行诸语言时的那种质朴动人的质素。

12.驴与马
影片的开头,驴是作为马有铁的化身出现的。马有铁本身的名字也暗示了这种同构。而文化史上也有几个与马和驴有关的故事。汉语中有名的是臧克家先生的那首《老马》,总得叫大车装个够,它横竖不说一句话,这与本片的基调非常吻合。马有铁似乎就是那个横竖不说一句话的老马。再有就是著名的都灵之马,那个疯了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在都灵的广场上看见一个农夫狠狠地抽打自己的老马,他跑过去抱住老马的脖子,流着泪喊道“我受苦受难的兄弟啊”,似乎时空彼刻奇异的重合了,臧克家笔下那头“眼里飘来鞭影”的老马,奔跑到了悲泣的尼采怀中。还有一位法国诗人雅姆,那位幸福的乡村诗人,为了和驴子一起上天堂而祈祷,愿这些“蓝天的温顺的朋友”甩着毛茸茸的耳朵在天堂安息吧!


隐入尘烟(2022)

又名:Return to Dust

上映日期:2022-07-08(中国大陆) / 2022-02-13(柏林电影节)片长:133分钟

主演:武仁林 海清 杨光锐 赵登平 王彩兰 曾建贵 武赟志 马占红 

导演:李睿珺 

隐入尘烟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