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诸神的恩宠
2019年夏天,新版《狮子王》登陆内地影院第一天,票房就突破一亿。影片中有这样一幕:
在叔叔刀疤的诱骗下,小辛巴误闯入狂奔的角马群。它随时都会惨死于角马群的铁蹄之下,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木法沙出现了。木法沙救下儿子,自己却被刀疤推落山崖,然后被角马群活活踩死。
害死木法沙的真凶是刀疤,但小辛巴不知内情,他为父亲的死内疚不已。最终,小辛巴怀着深深的负罪感离开了大草原,选择去远方流浪。
小辛巴的经历,引发了许多人的共鸣。如何面对离别,是我们每个人生命中永恒的主题曲,而怎样与至亲永别,则是我们最重要的功课。
01什么是哀悼丧失?
朋友小C是家中的独女,从小和父母关系亲密,父母省吃俭用供她一路读完大学、研究生、博士,前年她被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录用,半年后晋升到管理岗位,薪资翻了一番。
小C本以为报答父母的时候到了,不料去年5月,她父亲被查出胃癌晚期,从发病到去世,不过短短半年。而那段时间,恰逢小C最忙的时候,公司领导把许多重要任务交给了她,她不能推辞,只能频繁出差。父亲住院期间,她花重金请了护工,但仍因无法亲自照料父亲内疚不已。
父亲去世后,小C夜晚失眠、白天恍惚,一下瘦了30多斤。她告诉我,父亲的去世让她觉得人间不值得。由于精神萎靡,她的工作效率迅速下降,在上个月的部门会议上,领导还公开批评了她。现在的她,每天都被自责、悔恨、绝望等情绪纠缠,她说:“我这种人,不配得到幸福。”
有小C这种情况的人并不少见。亲人离世后,有些人受不了打击,无法走出伤痛,从此一蹶不振。他们的大好人生也在亲人逝去的阴影中,被一天天消耗殆尽。
死亡是个沉重的话题,面对亲人的死亡,除了葬礼之外,我们在内心深处还应该有一个哀悼仪式,心理学把这种仪式叫“哀悼丧失”。
哀悼丧失,是处理和消化丧失、离别和悲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焦虑、内疚、愤怒、抑郁等。
生活中有大量的分离:出生、与父母分离、与爱人分离……每一次分离,都是丧失,而丧失的极致则是生离死别。
面对丧失,我们会有各种消极情绪,如果情绪得不到处理,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02哀悼丧失的心理学原理
陈淑桦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红极一时的歌星,她的《梦醒时分》《笑红尘》《流光飞舞》等歌曲,一直被人们奉为经典。
1998年后,陈淑桦隐退歌坛。任凭外界呼吁复出的声音多强烈,她始终不为所动。2010年,台湾媒体爆料,陈淑桦因不堪母亲去世的打击,已陷入自闭状态多年。陈淑桦的父亲也亲口证实,女儿还在生病中,不会复出。
2009年,有狗仔队在陈淑桦家楼下拍到了她。她一脸素颜,神情憔悴。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年陈淑桦谢绝了一切社交活动,几乎不出门。好友陈凯伦曾透露:陈淑桦从小和母亲的感情非常好,当年陈母突然病逝,给她带来很大的打击,成为她心中永远的痛。她没办法接受现实,于是开始研究佛学,每天诵经百遍,甚至一度打算出家。
陈淑桦是哀悼丧失的极端案例。对于哀悼丧失,弗洛伊德在《哀悼与忧郁》中指出,哀悼的本质是从“对象丧失”到“自我丧失”的过程。
哀悼者最突出的特征是非常沮丧、对外在世界不感兴趣、丧失爱的能力、自我评价降低、期待受到惩罚。哀悼者认为,如果自己生活幸福,就是对逝者的背叛。所以,哀悼者会拼命自我攻击,以减轻负罪感。
弗洛伊德认为,哀悼不是病态,而是人的正常反应,对哀悼来说,任何人为的干预不仅没用,甚至有害。
从表面看,哀悼者因为丧失而痛苦,但实际上,真正痛苦的是失去至亲引发了自我丧失。由此,对象丧失变成了自我丧失,哀悼者的内心,上演了一场自我认同与自我批判的战争。
03重症病患临死前在想些什么?
在所有的死亡中,重病而死是最让人痛心的一种。面对死神的威胁,重症病患的内心又会经历什么呢?
美国心理学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是探讨死亡与临终关怀的权威,她长期致力于照顾重症病童、艾滋病患者和老年人。无数面临死亡的人们,从她身上获得了安慰与理解。
在生命的最后九年,罗斯瘫痪了,她曾多次说,自己已做好死亡的准备,并一直勇敢地活着。在《论死亡与临终》中,罗斯提出临终的五个阶段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临终病人心理分析的经典模型。
(1)否认期。病患得知自己是绝症晚期患者后,最初的反应是不相信诊断结果;
(2)愤怒期。病患情绪愤怒,会抱怨“为什么得这种病的人会是我”;
(3)妥协期。病患不再愤怒,希望通过行善积德的方式,成功扭转病情,改变现状;
(4)绝望期。病患意识到病情不可逆转,对生存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5)接受期。病患已经接受了自己即将死亡的现实,会平静地等待死亡的来临。
面对晚期病患时,很多人都犹豫,作为亲人,是否要告诉病患实情?
关于这个问题,在《西藏生死书》里,索甲仁波切从佛教的角度给出了答案。他认为,对绝症病人,亲人可以说出实情,但同时要郑重地告诉对方,生命本就无常,谁也无法改变这一事实,我们能做的,只有平静地接受。让病患了解这一点,有助于他们调整心态,平静地接受死亡。
同时,索甲仁波切还建议我们,在病患离世前,要尽量营造祥和宁静的氛围,让病患在美好中离世。千万不要哭天抢地,那样会打扰逝者的灵魂,让他死后仍不得安生。

04怎样结束哀悼丧失?
在《狮子王》的后半部分,辛巴已经长大,在巫师拉菲奇的帮助下,他与木法沙的英灵成功会面。当木法沙的魂魄从水面缓缓升起时,影片达到了最高潮。
木法沙鼓励辛巴,要他记住自己是谁,勇敢地做自己,完成作为狮子王的使命。在父亲的激励下,辛巴重回大草原,打败了仇敌,重登王位,以行动告慰了父亲的英灵。影片结尾,大草原一派宁静,万物重燃生机。
辛巴和木法沙的这次会面,就是结束哀悼丧失的活教材。此后,辛巴彻底放下了内疚情绪,重振旗鼓,最终回归正常生活。
终有一天,所有的至亲都将离我们而去。当至亲因为疾病离世时,要尽量做好以下工作:
(1)家族成员应轮流照护亲人,对于重大的医疗决策,家族成员应集体讨论,共同承担后果;
(2)及时做好陪护亲属的心理疏导工作。病患去世后,陪护亲属可以找心理医生倾诉,疏解内心的压力;
(3)做好死亡的告别仪式。亲人们可以相聚一堂,缅怀死者的生平,让生者更有力量面对未来的生活,摆脱对死亡的恐惧;
(4)对孩子做好安抚工作。要给予孩子抚慰,让他了解死亡、接受死亡,并学会告别死亡,避免亲人离世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
人的一生是不断寻找和不断失去的过程。面对至亲离世,有人沉溺于伤痛中,终日以泪洗面;有人却勇敢地接受现实,擦干眼泪继续前行。这两种选择,将决定他们未来的生活能否幸福。
龙应台在《目送》里说:“我渐渐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不必追,正是我们面对丧失的最好心态。
生命无常。过好每一天,活出真自我,让天堂里的至亲感到欣慰,便是对他们最好的怀念。

狮子王The Lion King(2019)

又名:狮子王真狮版 / 狮子王真实版 / 狮子王真人版

上映日期:2019-07-12(中国大陆) / 2019-07-19(美国)片长:118分钟

主演:唐纳德·格洛弗 阿尔法·伍达德 詹姆斯·厄尔·琼斯 切瓦特· 

导演:乔恩·费儒 编剧:杰夫·内桑森 Jeff Nathanson/布兰达∙查普曼 Brenda Chapman/艾琳·梅琪 Irene Mecchi/乔纳森·罗伯茨 Jonathan Roberts/琳达·伍尔芙顿 Linda Woolverton

狮子王的影评

文
文 • 狮子王
br
br • 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