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团代表了观众的角色,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反应和说话风格已经是非常形象了,包括全片的天气,也是随着事件进展,人物情绪的变化而变化的,以及让律师和陪审团直接在现场出现的拍摄手法和一些第一人称的拍摄角度,让观众非常有参与感。
但我觉得非常奇妙但是,我没看懂张显宗的关于希特勒的闪回画面。我现在的理解是,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人物内心,他是自己世界的暴君和独裁者,而这一切都是需要被拍摄和记录下来的异常伟大光辉的事件,所以才会在他的“希特勒精神世界”里出现一个拿着摄影机的人,包括一些“同谋”“军官”都是他现实生活中所熟悉的面孔,这些面孔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很可能就是在他内心应证出来的这些人在他心里的样子,但是有时候这个“希特勒精神世界”似乎又被案件推理进展所主导,让我看不懂倒是创作人员想的思维还是张显宗的思想,所以这是一个疑问。
第二个疑问就是关于张显宗在一个充满着圣光女人向他走过来的时候他非常胆怯紧张,影片也交代过他是一个爱撒谎的人,包括最后他的裤子上有非常多的血迹,然后女人手上也有血迹,这一块我是没看懂的,目前比较浅薄的理解为,他的生理欲望是一直被压抑的,被越压越大,以致爆发的时候就如同这一场杀戮一样如此恐怖,有如此多的社会关注度。
虽然关于他是否杀人或者唐文奇是否帮凶或主导杀人还未非常明晰清楚(影片中做了一些指引)但是,我认为他用这些手段和事件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原因是需要获得社会关注和亲人关注的心理欲望。
影片看完之后我还查询了相关“大角咀逆子弑亲案”演员造型,拍摄场地也是非常的还原和相似,在演员造型上,电影形象要比现实案件的形象个性更为鲜明,人物呈现的整体造型和状态更为有特点,增强了影片的戏剧性。
影片做了非常多的处理,把现实案件艺术化了,丰富化了,而且影片中(不知道是不是创作者有意导向)唐文奇总是耍无赖就能赖掉嫌疑,在有陈述案件由地方不合理时他总说“我不知道啊,你们要冤枉我就冤枉我好啦”,让我看的非常汗颜,但是影片中的细枝末节告诉我,他在装傻充愣。
我非常爱看一些真实案件也愿意去梳理和思考一些案件,只是看到最后不免会有些道德的思考,陪审团里的老师说她不希望冤枉了好人,但是最终呢?
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大概意思是:当一个人被一个人欺负时,叫开玩笑,被两人欺负时叫打闹,被三人欺负时叫霸凌,被一百个人欺负时叫正义。
我想大概正义回廊有一部分要表达这个意思吧。
以上仅是我个人看完的感受,不是很专业也不是非常有逻辑,要是有看完的朋友帮我解答疑惑就更好啦!
本来只是想写评论没想到写成影评的字数了,就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