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廊:曲折回环的走廊。———来自百度百科
初看《正义回廊》,我觉得这是一部类似《十二怒汉》的庭审片;看到一半时,又觉得这是一部传统的悬疑剧;等到了结尾,我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也理解了影片名称的意义。
《正义回廊》改编自2013年发生在香港的“大角咀逆子弑双亲案”,影片开篇就交代了嫌疑人张显宗伙同唐文奇杀害了张显宗父母并分尸,手段残忍令人发指。
但这都不足以解释我看完影片之后的迷茫。至于原因,我按照嫌疑人、控辩双方律师以及陪审团三方的角度去诠释。
嫌疑人张显宗和唐文奇
第一嫌疑人张显宗,高智商且具有反社会性人格,在其普通的外表和强烈的自尊心下我们可以看到是悲惨的童年和失败的人生,他有犯案的动机,但这都不是弑亲的理由。
第二嫌疑人唐文奇,从影片前期看,他是一个有智力缺陷的人,同时受制于张显宗,但事实真的如此吗?二人在面试的时候,唐显然交代了自己英文不行,但后期在他家里发现了英文等级level2的试卷,他是不是故意在警方逼供之后才进行供述?用陪审员成员的话说“他是否真的那么简单?”我觉得导演在这里的指向是比较明确的,但唐最后还是被判为无罪释放。
控辩双方律师
由于案件有两个嫌疑人,辩方律师也有两人。
控方律师朱,首先这个人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在中文法庭一直飙英文,说错了好几个关键词,可能他觉得这个案子应该是板上钉钉的结果,不那么用心吧。
唐文奇的辩护律师游,从开始,她就打着用这个案子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小算盘,结果也如她所愿,它又拯救了一个可能会受到司法机关冤枉的的嫌疑人。
张显宗辩护律师吴,无欲无求的人,这个案子既没有钱赚,也没办法胜诉,不如卖个人情给两位律师前辈,不过在庭审的过程中很显然他的那能力是不比两位前辈差的,对证人的追问和当庭质疑都有说到检方的要害,但也只是点到为止。
陪审团
陪审团的九个成员就十分有意思了,相比嫌疑人疑云重重和律师团队的各执一词,他们更能从社会各行各业来诠释对这起事件的看法。
陪审团一共九人(香港陪审团制度人数为九人,且无需投票一致),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男女年龄都不尽相同,立场也各执一词。过程不细表,庭审结束后,他们三五成群,谈论着生意发展、人情往来,仿佛刚刚决定的不是一个人的命运,只是今儿晚上要吃什么菜罢了。
所以我觉得影片再讨论唐文奇究竟有没有已经没有意义了,各方阵营的表现给我一种正义到来遥遥无期的无力感。
在当下推行疑罪从无原则的大环境下,确实是文明法制社会的趋势发展,但随着自媒体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以主观感受代替法律规定,这也导致了在没有深入了解事件实质的前提下草草做出判断并带动舆论。同时我也也要看到追求利益还是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有没有能力成为陪审员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陪审团制度的起源到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一个挺浪漫的说法,说是查理曼麾下的十二圣骑士,每次在抉择大事时都邀请他们来一起判断。但法制社会发展到现在,陪审团制度是否还可以客观理性的判断犯罪与否我觉得是时候应该坐下来再考虑考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