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围绕20世纪初的意大利境内,一个猪头人身的赏金猎人在地中海海域与空中盗贼智斗的故事,再结合电影在日上映的年份,这个故事有着多个隐喻和伏笔。宫崎骏在继《天空之城》的反战主题后过渡到《龙猫》《魔女宅急便》的人与自然、人文关怀内核后,再次涉及反战的电影。但是有趣的是,整部《红猪》几乎没有展现关于战场和战后环境做具体的描述,而是将关注点放在主角和他所处世界的人与事。偶有的只是红猪对自己一次战时的回忆以及旁人们顺口提及的字语。
红猪是一位不拘礼节与小节的人,同时也是富有情义的角色,根据红猪自己的一次战事回忆,也许就是那一次死里逃生让红猪放弃了参战的念头,成为了一位赏金猎人,然而正是这样的决定被意大利政府判为“反国家不协作罪”,并被长期通缉,但又在作为曾经战友的警察帮助下逃脱追捕和包围。借着枪械店里老板对于战争和赚赏金的区别的回答,我们能窥探到红猪自身对于战争的认识和自我的认知:不愿沦为国家战争机器的牺牲品,而是通过自己的能力努力在世上有选择的活下去,珍惜身边重要的朋友和仅存的事物,脱离被强加的意识形态而回归世俗。
然而可笑的是,当年一战中意大利却实打实的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摇摆,真正做到了对自己国民和立场的叛变和不忠,宫崎骏借着人物和故事在嘲讽那些现实和历史,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恶人?
由于被美国人驾驶的飞艇偷袭导致坠毁,不得不运往米兰维修和升级,然而在得知当地的劳动力和参与造机的人都是女性时,在错愕下红猪还是接受了这样的安排,且给予了她们最大的权限和创意去完善自己的飞机。而这件事的背景,是战时男性被源源不断运往前线作战和被迫外出打工养家的窘境和不利状况,这不仅仅是对战争的一次直接批判,如果结合当年电影上映年份:1992年,更能看懂导演对电影融入的复杂情感。日本从1989年开始经济持续低迷、资产泡沫破裂、发展停滞、国民和社会进入低欲望水平,从此后的30年间日本一蹶不振,曾经的高度发达和纸醉金迷成为黄粱一梦。宫崎骏将身处的“失去的30年”与故事背景的一战社会相结合,全方位的控诉着人类对战争、贪婪、权斗、欲望的无止尽所造成的恶果。同时又用最细腻的笔触去描写和赞颂那些背后默默无闻的努力去弥补破碎世界的优秀妇女们。
结尾红猪与美国人的空中决斗有趣而又新奇,空中美国人不断追击红猪,而红猪运用高超的驾驶技术躲避并多次成功回旋后方,只是红猪秉承的不伤人原则放过了美国人,巧的是在红猪准备扳动机枪时却卡壳了,于是两人回到陆地互殴,从代表战争工业最高水平的空战到原始的人类肉搏,导演将工业与战争祛魅,回归到人类对于胜负欲的简单逻辑。最后红猪在女主的声音中率先站起来,我想导演也在借着这一桥段偷偷的骂了一番美国人,要不是美国人的从中作梗,日本也不会陷入“失去的30年”的停滞不前。
最终,电影还是留下了多个疑问,红猪为何会成为红猪,最后是否恢复了人的模样,以及红猪是否在逃避些什么。女主在拒绝了美国人的赴美邀请并说道与红猪一直的赌注:如果他在白天时经过花园就会嫁给他。即使终于红猪驾驶着新机飞越了花园但却没有降落而是继续远行。这唤醒了女主对过去的回忆,对于红猪来说是一次对老友的打招呼。只是打心底红猪或许还深爱着女主,只是他决心放弃与人的深层关系,正如他接受了自己成为红猪的身份,借着新的面具选择新的人生方向,也并没打算寻求恢复人样的方法,即便明知简单的一吻即可。生于乱世与混沌,成为一个不同流合污,洒脱和不忘初心的人,是导演深深注入到这部电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