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分 / 男人的究极浪漫。
《红猪》本是宫崎骏给日航公司制作的短篇动画,而后内容一再扩充,最终成了如今的完整版电影,1992年在日本上映,时隔三十来年,于2023年11月17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也正是借着上映的各类宣发,我才注意到了这部相较于《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等名作,稍显不出名的吉卜力动画。我先跟朋友一起看的网络资源,看完后如获至宝,果断决定到院线补票。
《红猪》的整体剧情较为简单,画风活泼可爱,毕竟它最初就是为了给疲惫的乘客解闷的。但那会世界局势动荡,战争不断且隐约有扩大的苗头,这让反战的宫崎骏改变了心意,在影片里添加许多新的东西,传达的思想也更加严肃。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说,这是一部给成年人的童话。
除了反战思想,影片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塑造了红猪(原名马克,变成猪后改名为波鲁克)这一经典的形象。在红猪身上,我们能看到许多中年男人的影子,那些中年男人特有的、不易表述的美好品质,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展现。
接下来,让我们从几个视角切入影片,一起欣赏这部浪漫的成人童话。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1929年的意大利。不久前一战的胜利并没有给这个国家带来繁荣和富强,反而将其笼罩在法西斯主义和经济大萧条的阴影之中。
在这样的乱世中,我们的主角,波鲁克,是一名制约空贼的老练的赏金猎人。他经常驾驶着他的红色飞行艇,穿梭于蓝天白云之间,与空贼展开激烈的空中角逐。
说到这些空贼,他们虽然打家劫舍,但本质上并不是坏人。曼马由特队在绑架人质时,把所有小女孩全都抓走了,理由竟然是“把她们拆散的话,就太可怜了”,绑架的过程也欢乐得很,简直就是小学生春游,而这些空贼们,活脱脱就是和蔼的邻家大叔。
这里还有个小彩蛋,“曼马由特”在意大利语中是“妈妈我怕”的意思,是不是又为这群空贼们增添了几分可爱呢?
实际上,他们原本是一战的退役飞行员,是一群热爱飞行、善良可爱的老男孩,奈何遇上经济不景气无奈才当上了空贼,但他们骨子里是有骑士精神以及作为飞行员的荣耀与骄傲的。
这也正是为何菲奥的言论,能够引起空贼们共鸣的原因。
“没有一个团体,能像飞行员那样,有着深厚的友谊。因为,有大海还有天空,占据了他们的内心。所以,飞行员比一般的船长还要勇敢,也比陆地上的机长,得到更高的荣耀。他们认为重要的不是金钱,也不是女人,而是他们的名誉。”
这也是宫崎骏的特点,他作品中的角色几乎没有坏人,或许这也是他想传达的,无论什么样的人,曾经都是妈妈的小孩。
关于这个问题,影片中只借吉娜之口,轻描淡写地提到了波鲁克是被诅咒的。但如果结合时代背景以及红猪的一系列行为,我们很容易可以从中看出端倪。
波鲁克原是意大利的王牌飞行员,在惨烈的战争中,经历了战友的死亡,目睹了人类制造的悲剧。
他到过云海平原,上方有着一条长长的云河,那是飞行员的坟墓,濒临死亡的地方是那么的孤寂、宁静、洁白和绝美。
死里逃生后,他开始厌倦战争和杀戮,更是厌恶战后统治国家的法西斯政党。讽刺的是,自己英雄的称号,就是靠战争和杀戮获得的,此前作为军人、飞行员的荣耀一扫而光,信仰的崩塌、失去好友的痛苦,对现状的无力,使这个中年男人开始放逐自我,变成了一只猪。
“没人会爱上一只猪的。”
作为一只猪,他可以逃避吉娜的感情,他没有勇气接受这份感情,他始终对她心存愧疚。
“要我加入法西斯,我宁愿当只猪。”
作为一只猪,他不必向法西斯政党妥协,可以光明正大地拒绝买国债、可以不必遵守人类的法律和道德,可以远离社会,沉浸于孤独之中。
他只想忘掉曾经的美好回忆,国家、信仰、好友,以及自己无法面对的情感,所以他选择将自己变成了一只猪。变成猪,可以视作马克对自我放逐的象征。
那为何在影片末尾时,马克又从猪变回成了人了呢?
马克变回人的原因,其中有卡迪士的刺激,吉娜的陪伴,但更重要的是菲奥。菲奥的青春活力与爱慕,给波鲁克带来了能量,让这个放逐自我的中年男人,再次意识到生命的可贵,再次有勇气面对生活,也因此他在战胜卡迪士、被菲奥临别一吻之后,重新变回了人,完成了自我的救赎。
简单来说,样貌的改变暗示着马克内心的变化,当马克想逃避现实时,就是一只猪,当马克内心的荣耀与积极重新占据上风的时候,他就变回了人。
影片明面上讲的是波鲁克与卡迪士的战斗,而埋藏在暗地里的主线则是红猪的自我放逐与救赎。
我们都知道,在宫崎骏的笔下,女性角色们往往都是积极、勇敢、善良的正面形象,在《红猪》中也不例外。尽管少有地选择一位中年男人当主角,但影片中依旧传递出铿锵的女性力量。
首先是吉娜,作为亚德里亚海饭店的老板娘,她风姿绰约、歌声动人,传闻是亚德里亚海所有飞行员都喜欢过的女人。吉娜初登场,是在饭店里歌唱《樱桃时节》的场景,优美的歌声搭配一袭紫色长裙,昏黄的灯光将她衬得无比美艳动人,让无数的观众为之倾醉。
同时,她处事沉稳,在亚德里亚海颇有威望,平日里暴躁的空贼们,在她面前也都乖得像一群大男孩。在最后关头,也是靠她与军队内部人士的秘密通信,才让红猪一众得以逃脱抓捕。
可在情感上,命运却总是捉弄她。她与马克青梅竹马,在乱世中却无法如愿。她先后嫁给三位飞行员,却也都戏剧般地死在了战场上。兜兜转转,她最后只剩下了马克可以依靠。她与自己打了赌,只要马克在白天时来花园里找她,她这辈子就跟定他了。可那架红色的飞行艇总是在夜幕降临时才停靠在饭店旁,一到白天就不知所踪。即便是回来报平安,也只是绕空飞行一圈,没停下来就又飞走了,一如既往地,她又赌输了。
而马克又何尝对吉娜没有情感,只是他不敢面对更不敢接受,他已经变成了猪,他已经失去重新面对生活的勇气。
中年人对感情的表达是含蓄的,不像少年一样轰轰烈烈,也不像暮年者一样长相厮守,中年人的爱更加复杂,更委婉,他们会互相留出后退的余地,但又会彼此纠缠在一起。马克对吉娜是抱有深深的愧疚感的,他觉得自己配不上吉娜,便像骑士一样守护在她身边,不曾靠近,也从未远离。
另外就是菲奥,一名年轻的飞艇设计师,是一个青春,活力,热爱工作有本事,勇敢,大方,真诚,善良,可爱的女孩。
在影片中,菲奥对波鲁克是有仰慕之情的,甚至可以说是喜欢。有些人对此不解,实际上,马克“猪”的相貌在影片中并没有影响他人对他的态度,马克的女人缘一直很好。其次他在意大利是有着赫赫战功的大英雄,是许多人的传奇偶像,况且在菲奥心中,他也是一个“好人”,她仰慕波鲁克,喜欢波鲁克,向波鲁克表了白,也大方地亲吻了他。爱是复杂且包容的情感,菲奥是爱慕马克的,那是一种年轻不计后果的冲动。
而红猪,也喜欢这个小姑娘,这种喜欢是介于欣赏和爱之间的一种情感,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宫崎骏在影片中重点描绘的两位女性,性格天差地别,但都是非常有魅力、积极的、正面的女性角色。除此之外,影片中有一大段劳动妇女们给波鲁克造飞行艇的动画镜头,从年轻少女到耄耋老妇,所有的妇女齐上阵,工作能力不输男性,也都是能顶半边天的劳动者。从这个角度来看,宫崎骏才是一位真正的女权主义者。
这头猪,留着两撇八字胡,个子不高,身材肥硕,啤酒肚格外显眼,外形上实在不算英俊。两套衣服,一套米色风衣,一套飞行服。他戴着圆框墨镜,嘴里叼着一根香烟,双手总是插在裤兜里,好像在任何时刻,他都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样子,气质十足。
波鲁克的生活充满了冒险和刺激,但他的内心却始终保持着一份平静和淡然。他的人生态度,可以说是中年男人特有的一种成熟和稳重,既有面对生活的勇气,又有应对困境的冷静。
他孤独沉稳,独来独往,自由不羁;他怀揣梦想,心向天空和大海;他不善表达情感,默默守护着心上人;他荣耀满身,是人民英雄;他重情重义,像高山一样可靠;他正义勇敢,面对法西斯政党绝不妥协;他负有责任感和担当,拒绝了菲奥的初吻,并最终将她送回现实世界。
红猪,集中地体现了无数中年男人的究极浪漫,这里的浪漫,不止局限于男女之间的情感,更是其身上许多闪闪发光的宝贵品质。
红猪不是马克,不是波鲁克,是我们每个人自己。在对世界失望,对生活感到无力的时候,我们也可能变成一只“猪”。可这没有错,大多数时候,除了逃避,我们别无他法。但或许就在未来的某一刻,我们会突然遇到某个人,经历某件事,让我们再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人生。
飞行艇遨游于大海之上,蓝天之中。因此,影片有着许多美得动人的镜头,大朵大朵的白云,浅蓝的辽阔天空,湛蓝的大海闪着粼粼的波光,夕阳的余晖,层层蔓延的草原,都用油画一般的质感呈现给了观众,带来了极致的治愈。
影片看似是开放式结局,第一次看的观众可能会有戛然而止的突兀感,红猪究竟是选择了吉娜,还是菲奥,又或是独孤终生呢?
其实影片最后给了多处的暗示,最终红猪克服心魔,不再逃避吉娜的情感。
首先,在红猪的回忆里,贝克里尼是飞行艇编号是1,红猪是4,暗示着贝克里尼是吉娜的第一任老公,而红猪相应地,成为了第四任。
如果觉得第一条有些牵强,后面这两点则是近乎明示的线索。
以前的红猪一到白天就不知所踪,只有夜幕降临才去饭店吃饭,吉娜对此很伤心,她多么希望红猪能白天来找她一次。而在影片的结尾处,一艘红色的飞行艇,在晴朗的白天,就静静停靠在亚德里亚海饭店旁,这一次,他真的来了。
影片的最后一幕,是吉娜的秘密花园,而曾经日复一日在此等待心上人的吉娜,却不再出现在画面中了。这一次,她,终于赌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