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裔导演瓦迪姆·佩尔曼(Vadim Perelman)执导的电影《波斯语课》口碑评分严重过誉。

这部电影改编自德国导演兼编剧沃尔夫冈·科尔哈泽(Wolfgang Kohlhaase)撰写的故事,原名叫Erfindung einer Sprache,翻译过来意思是《语言的发明》或《发明一种语言》。

原著写的是二战期间一个荷兰学生被纳粹抓进集中营,他声称自己会说波斯语,一位叫巴滕巴赫的集中营看守就和他学起了这门“自创的语言”。

之所以说这部电影严重过誉,是因为无论原著还是电影,这个故事好看的原因是“教假波斯语”这个激励事件选得非常特殊,电影本身观感乏善可陈。

谁能想到,瞎编一门外语能成为一个犹太人保命的护身符,他还通过这门瞎编的外语记录下纳粹的罪行,并同时导致出逃德黑兰的纳粹军官行迹败露,一举三得。

无论真实度有几分,事情本身确实超出了我们的认知。

原著作者曾获柏林电影节荣誉金熊奖(终身成就奖)

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不缺的就是离奇事件,如果把《波斯语课》和其他同类题材放在一起,就会发现它只是二战众多离奇事件中普通的一件。

2017年的《冒牌上尉》,一个德国小逃兵偶然捡到一件上尉军官军服,屠杀了几百名自己的战友。

2019年的《猎杀T34》,一个被俘苏联坦克小组竟然开着一辆苏联T-34坦克在德国乡间横行。

还有2015年的《索尔之子》,讲述集中营犹太特遣队员为所谓“儿子”举办葬礼;2018年西班牙电影《集中营里的摄影师》,选择从一个摄影师角度揭露纳粹罪行……

与这些事件相比,《波斯语课》只不过是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中又发现了一个新角度。

站在更宏观的视角来看,反战电影、犹太人大屠杀伤痕电影和盟军主旋律电影这三大主题,是欧美影视中的一个固定类型,就像中国的抗日剧,虽然没有固定KPI,但每年都会拍。

上文提到的同类影片,包括这部《波斯语课》在内,都是这个类型的代表。

以集中营为背景的影片同质化比较严重,一般套路就是主角来到集中营,以某个特殊角度激励事件推进故事,一个主要纳粹军官作为对立角色,犹太受害者和纳粹势力斗争,直到结局要么被美国、要么被苏联解放。

因为这一类型电影套路太固化,所以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辛德勒的名单》才会无比震撼,因为它是反套路的。《辛德勒的名单》中一个德国上流资本家拯救上千名待宰的犹太人,这个戏剧冲突本身就足够激烈。

而《波斯语课》的戏剧冲突只能算新奇,并不算颠覆。

电影开始,名叫吉勒斯的比利时犹太人用半块面包换到一本波斯人家的书。纳粹士兵扫射时吉勒斯假死倒地,他拿着书向纳粹士兵宣称自己不是犹太人而是波斯人。

纳粹士兵一听吉勒斯是波斯人,立刻放下枪不敢杀他。

纳粹士兵不敢随便杀害波斯人的表层原因是集中营后勤军官科赫一直在找波斯人,找到者可以得到十罐肉罐头这样的稀缺物资作为奖励。

另一方面,科赫一直在找波斯人,想学波斯语,并抱有去伊朗首都德黑兰开餐馆的夙愿,深层原因在于当时德国和伊朗两国的关系。

纳粹种族理论认为,或者只是希特勒自己认为,德国人的祖先是雅利安人。同时伊朗人和印度人也认自己的祖先是雅利安人,伊朗这个名字Iran就来源于雅利安Aryan。

伊朗人相信自己是最纯粹的雅利安人后裔,伊朗的主体波斯人在历史是从雅利安人中分化出一个族群。

除了遥远历史中有那么一点点“同宗”的亲近感之外,当时的现实利益更是德国和伊朗两国亲近的诱因。

伊朗在近代历史上饱受英俄两大国势力角逐之苦,北方被俄国划为势力范围,南部被英国划为势力范围,名义上是独立国家,实际上是被两个大国和其他列强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

而新崛起的德意志帝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和技术,可以帮助伊朗完成现代化,还同时是英国和苏联最大的敌人。伊朗与德国亲近,自然而然。

德国方面也需要伊朗这个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盟友,北可牵制苏联,南可切断英国到远东各殖民地的联系。所以希特勒上台执政后,德伊两国互动亲密。

二战前及二战初期伊朗亲德国王礼萨·汗

二战爆发后,伊朗表面上宣布中立,但也没有参加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更没有限制伊朗境内德国人的行动。英国和苏联指责当时的伊朗政府亲德,并于1941年联合出兵入侵了伊朗,致使伊朗亲德国王礼萨·汗退位,并解决了伊朗境内的德国纳粹。

从种族角度和国际关系看,纳粹不应该杀掉一个既和自己“同宗”,又和自己国家算是友好的波斯人。

虽然抓住吉勒斯的拜耳下士始终不相信他是波斯人,但又无从确认。吉勒斯暂时以波斯人雷扎的身份保住性命,但接下来对他最大的考验是他要教科赫学一门自己并不会的语言。

在教纳粹军官假波斯语的过程中,吉勒斯面临的风险层层递进。

一开始科赫只是让吉勒斯随便说两句波斯语,后来定了每天学4个单词的目标。但由于科赫对吉勒斯到底是不是波斯人吃不准,他又把每天学习的词汇量增加10倍,导致吉勒斯瞎编这门语言的难度又指数级增长。

影片即将结束前,营地里来了一个真波斯人。他是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被俘虏来到集中营。这个真波斯人英军飞行员也从侧面说明英国对伊朗的殖民统治。

随着真波斯人到来,吉勒斯假扮波斯人的行为马上要败露,观众的心也随之提到嗓子眼……

虽然全片故事线很套路化,但因为靠假外语与纳粹斗争这个事件比较新奇,始终调动着观众的好奇心,所以观众期待看到结局主角到底能不能靠这门假外语活下来,以及如何圆谎收场。

吉勒斯教纳粹后勤军官科赫假波斯语是电影的明线,但片中还有一条“暗线”更值得我们思考,就是集中营各级工作人员之间的“职场线”。

电影《波斯语课》除了表现犹太人假扮波斯人与纳粹苦斗之外,还用很大篇幅展现集中营里德国人自己的工作生活。

绝大多数其他集中营电影里的纳粹军官基本都是一个邪恶符号。主要军官都是冷血恶魔,一出场就让人不寒而栗,配角纳粹官兵基本都是看不清脸的工具人,牵着狂吠的恶犬,端着冲锋枪,形象只要够狠就好。

而我们看到《波斯语课》却不同,片中在集中营工作的人好像在一间正常的工厂上班,他们之间有上下级间的矛盾,抱怨工作分配不公平,小团体山头主义,背地里传大领导闲话,大搞办公室恋情,还有郊游团建,最后“项目结束”团队解散,各奔东西……

如果抛开犹太人大屠杀和集中营这个背景,这些情节和职场片没什么区别。

可能由于原著《发明一种语言》本身是德国人站在自己视角所著,与其他受害国家的完全批判的角度不同。

当时纳粹竟然可以让普通德国民众认为,大规模种族灭绝这件事和其他工作没什么两样,就像去上一个普普通通的班。

这才是这部电影最可怕的地方。

法国电影大师阿伦·雷乃曾拍摄过一部关于集中营的纪录短片《夜与雾》(Nuit et brouillard)。

其中有一段关于集中营建设的话令人印象深刻,纪录片中说,纳粹建设集中营前,对国内的建筑承包商都是正常招标,当时纳粹并没有明确告诉这些建筑公司集中营的真正用途,建筑公司就像盖一座普通厂房一样去投标、竞标,中标之后正常建设。

电影《波斯语课》最令人细思极恐的不单是犹太人吉勒斯以假波斯语求生的情节,反而对立面纳粹的台词更让人震惊。

例如科赫送给吉勒斯衣服时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在这营地待得我都长胖了”,以及另外一位军官说自己宁可饿死也不想吃鱼。

当整个世界陷入浩劫,犹太种族在欧洲几乎灭绝,这场灾难的制造者却在发愁自己胖了衣服穿不下或者今天中午不想吃什么。

这些话对于集中营里饱受苦难的人来说多么讽刺,对于纳粹对世界造成的苦难又是多么讽刺。

梳理《波斯语课》除了“波斯语课”明线外的职场剧情:

电影一开始,略有强迫症的后勤军官科赫训斥女助理艾尔莎登记名字写的不整齐。

这一幕仿佛职场中你的领导训斥你做的PPT对不齐一样。

随后艾尔莎和拜耳下士抱怨科赫不再让自己做登记工作,还说自己当然希望待在安静的屋里登记,而不是在厨房看守肮脏的犹太猪。

拜耳下士和艾尔莎就像公司里两个相互诉苦的年轻人,一方面觉得自己能力很强,比如拜耳觉得自己非常了解犹太人,一方面只能听从上级安排,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

接下来,电影还展现了集中营工作之余的团建。指挥官组织集中营的同事们郊游,两位女助理浓妆艳抹参加舞会,为了争抢一位男同事的心而反目。

这条职场暗线也有故事“高潮”,就是艾尔莎私下嘲讽营地指挥官的下面不够雄壮。

就好像我们在公司传言某个领导和某个同事乱搞,而且这个领导还“不行”。

这个八卦以及艾尔莎传领导闲话的行为,很快就被与艾尔莎闹僵的女同事打了小报告,告到军官科赫那里。随后,科赫又利用这个传闻和指挥官讨价还价,威胁指挥官如果不留下所谓的波斯人吉勒斯,他就把指挥官下面不行的丑闻抖出去。

八卦传闻就这样一级一级传遍公司上下,最后传到当事人本人耳朵里。

当然,指挥官也不好惹,他一方面用科赫的传闻反击自己的传闻,说科赫如此照顾这个波斯人,莫非这个人是科赫的男宠。另一方面,他利用权力,把曾经和自己搞过男女关系并散布自己不行的艾尔莎调往作战前线。

全片职场剧情基本到艾尔莎被指挥官调走结束。

从这条暗线剧情可以看出,《波斯语课》以及原著并没有像大多数控诉纳粹罪行的电影一样,把处于邪恶一方的纳粹脸谱化,反而赋予了这些人更多普通人的人性。

这些人性集中体现在科赫工作之余学习波斯语的热情上。

电影中科赫是个上进、聪明、好学的人,甚至性情温和,还很善良,小时候非常穷困,出身并不显赫,为了吃饱饭才去当厨师。

但就是无数像科赫一样的德国普通人,也许他们曾经都是善良的人,是厨师、是工人、是职员、是医生……却被纳粹蛊惑成为反人类的罪犯。

下面几张图来源于著名集中营影像史料《霍克相册》(Höcker Album)。

因为该相册照片里最常出现的人物是当时奥斯维辛集中营副官卡尔-弗里德里希·霍克(Karl-Friedrich Höcker),所以人们猜测这本影集是他收集的当时在奥斯维辛工作的党卫军日常照片。

党卫军在距离奥斯维辛集中营不远的度假村度假

从这些照片中可以看出,当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工作的党卫军谈笑风生,合影留念,有的人在野餐,有的人在拉手风琴,还有躺在距离集中营不远的度假村度假,其中还有很多从德国各地征募来的女性志愿者。

回想一下,这些场景同样出现在电影《波斯语》中。

片中艾尔莎等集中营工作人员,以及他们的日常,还原了《霍克相册》中的场景。看着照片里的人,你能想象他们都参与了纳粹集中营的运营和种族屠杀吗?

同样是青春活力的年龄,两张照片对比起来放也许更有冲击力。

这些照片以及《波斯语课》中的“职场戏”看得令人脊背发凉。无数普通德国人自愿披上纳粹外衣,绑在德国战车上,人性也随之泯灭。

这点应该是我们从《波斯语课》中看到的更深层的道理。

除了上述关于电影暗线的解读,下文对《波斯语课》中出现的几个历史梗一些科普:

01 关于集中营

集中营(Concentration Camp)这个词只是一个统称。实际上,纳粹为了各种目的建立的集中营可以分为很多种。

还以经典集中营电影《辛德勒的名单》里展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举例,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组织最严密、最典型也是最臭名昭著的纳粹集中营之一。

奥斯维辛集中营

随着《辛德勒的名单》广泛传播,人们印象中集中营的样子基本都可以在奥斯维辛找到。

根据历史研究者分类,集中营大致可分为4类,奥斯维辛算是其中比较综合的大型主营。

根据用途不同,纳粹集中营可分为(不算羁押战俘的营地):

1. Forced Labor(强制劳动)

2. Holding Center(集中羁押)

3. Transit(转运或中转)

4. Extermination camp(灭绝营)

这些集中营一般都不是单纯的一种功能,比较大的集中营可能包含上述功能中的几种。

集中营中最恐怖的是灭绝营,顾名思义。纳粹在波兰建立了6座主要灭绝营,除了比较出名的奥斯维辛之外,索比堡(Sobibor)灭绝营因发生过大规模成功逃离事件,也曾被多次搬上电影银幕。

电影《波斯语课》中展现的集中营位于法国,看上去规模不大,而且片中多次提到并表现了转运犹太人的情节。

推测电影中这座小型集中营是一所转运营,主要接收法国、比利时周边等地犹太人,暂时羁押一段时间后运往东部的其他大营或灭绝营。

集中营门口那句话“Jedem das Seine”(依功过论处)是德语翻译的拉丁语短语。

这句话本身没有什么特别,但由于纳粹1937年把它首先用于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大门的装饰,被纳粹赋予了邪恶含义,所以二战后欧美对这个短语很敏感,不能随便乱用。

布痕瓦尔德集中营大门上的这句话

另外,电影中拜耳下士把吉勒斯带到科赫办公室时,办公室外墙上贴的海报是当时一幅知名的纳粹海报。

这幅海报是党卫军武装党卫军(Waffen-SS)的征兵海报,吸引年轻人加入武装党卫军。

02 关于科赫

关于影片中拉斯·艾丁格饰演的党卫军军官科赫,其经历也值得细品。

片中科赫一直说他有一个哥哥,并且和哥哥闹翻。

闹翻的原因是科赫加入了纳粹,他只是因为1932年在街头看到纳粹党徒穿着褐色衬衫,开心地交谈着,就加入了他们。

这段台词虽然简短,但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

简单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魏玛共和国政权代表德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凡尔赛条约》。在一战消耗和《凡尔赛条约》打压束缚下,当时德国民众活在强烈的失败氛围里,亟需一股势力带领他们走出国家失败的耻辱。

所以一战后的德国出现了很多政治势力,他们都想发展壮大,取代软弱的魏玛共和国,纳粹党是当时众多势力中的一个。

由于希特勒的加入,给纳粹党带来很多不同的构想和做法,其中一项就是参与组建并完善褐衫冲锋队。褐衫冲锋队的性质就像纳粹的保安队,负责维持纳粹活动的秩序并同时以暴力等手段打击其他党派活动。

纳粹党褐衫队(SA)

纳粹党和褐衫队并不是单纯靠帅气的制服和独特的视觉符号异军突起,但不得不承认很多德国民众就是被纳粹的外观吸引,科赫也是其中一员。

按时间来看,科赫说自己是1932年加入纳粹,在这个时间范围内,他应该有资格获得“纳粹党金质徽章”,但仔细辨认电影中科赫胸前佩戴的那枚小徽章,不是金质徽章,而只是普通纳粹成员徽章。

所谓“纳粹党金质党徽”指的是希特勒于1933年10月签署的一项法令,为奖励纳粹党早期骨干和有特殊贡献的党徒颁发一种徽章。

徽章发放对象是截止1933年11月9日前注册(没有退出等其他特殊情况),计划颁发10万枚,即编号从1至100,000。能获得这枚徽章的人,在纳粹内部要么是元老、要么是大佬、要么就有特别功勋,非一般人能获得。

金质徽章和普通纳粹徽章(科赫戴的应该是普通款)

我们经常在一些照片和影像资料中看到希特勒本人,除了佩戴象征德意志强大军事力量的铁十字勋章,另一枚就是这个金质徽章。

虽然希特勒本人在纳粹党的排号是555,但他是元首,所以他的徽章编号自然是1。

再如《辛德勒的名单》中的奥斯卡·辛德勒,他也是金质徽章获得者,《辛德勒的名单》电影开始还特意给他佩戴这枚徽章一个明显的大特写,用来反衬后面辛德勒解救犹太人的行为。

关于这枚徽章,可以看出《波斯语课》剧组的服装道具算是用心,但如果换成金质徽章,讽刺会更高级。这个细节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为什么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如此伟大,而其他人达不到他的高度。

总结来说,《波斯语课》观感差强人意,不至于获得如此高的评分,它只是用一件我们意想不到事重新讲了那段黑暗的历史。

以上历史史实与信息如有错误疏漏还望指正~

-END-

更多干货影评:

1.《闪灵》:《闪灵》中被忽视的女性角色,万字拉片重新解读温蒂

2.《肖申克的救赎》:三大主题+编剧原理+外因,万字长文理清《肖申克的救赎》为何评价如此高

3.《冒牌上尉》:开局一套皮,升级全靠演

4.《阿凡达》:《阿凡达》被忽视的角色,西方殖民主义与科学家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5.《灰猎犬号》:一文读懂《灰猎犬号》背后的大西洋海战史(附电影中U-boat辨认)

6.《猎杀T34》:同样是二战神片,凭什么你这么优秀?


波斯语课Persischstunden(2020)

又名:波斯密语(港) / 波斯语课程 / 语言课程 / Persian Lessons / Уроки фарси

上映日期:2021-03-19(中国大陆) / 2020-02-22(柏林电影节) / 2020-09-24(德国)片长:127分钟

主演: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 拉斯·艾丁格 约纳斯·奈伊 大卫 

导演:瓦迪姆·佩尔曼 

波斯语课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