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这是一部很不错的记录片。所以,我决定写这篇人生中的第一次影评,让更多的人去关注了解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述了6个普通人不同而又相同的人生故事。不同的是他们的职业、生活环境、成长经历,相同的是他们都来自农村,在城市的底层艰难的生存,就像诗中说的他们像杂草一样努力的生长。诗歌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寄托,变成了他们的信仰。他们的诗歌源自于他们的现实体验,没有太过华丽的辞藻,却用朴实立体形象的文字洞穿人心。不得不承认,我写不出这样的诗篇,我甚至很难将这些优美的句子与这些平凡的劳动人民结合起来。他们是一群游离于城乡二元体制以外的边缘群体,就像片中邬霞说的,“在农村我们叫农民,进入城市打工我们有了新的名字‘农民工’”,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没有交集的群体,他们的生活我们是陌生的。城里出生的我们甚至骨子里带着一种优越感,自然而然的认为他们是没有受过教育只能靠体力谋生的打工者,对他们的印象是黝黑、瘦弱、粗俗、脏乱。而这个纪录片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他们对于生活的感受力要远远高于我们大多数自以为文艺高雅的人。影片巧妙的将农民工的诗作与反应真实生活的画面交织在一起,使他们的诗作更加立体形象,更加有血有肉,比起一些无病呻吟空洞乏力的诗歌,在我看来这些源自于真实生活的诗歌更有感染力,影片中这6位农民诗人用蹩脚的普通话深情款款地朗诵着自己诗歌,却显得特别可爱,因真实而可爱。
第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彝族的男孩填鸭毛工人吉克阿尤带孩子回乡探亲,却发现家乡彝族的传统文化在渐渐流失。社会在不断变革发展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流失,民族之间区域之间正在不断趋同。如何在汹涌澎湃的社会大流中让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是我们当代社会需要思考的难题。第二个故事讲述的是失业叉车工人乌鸟鸟在招聘会上投递简历的遭遇,一开始他说他想应聘“叉车司机”兼“文案编辑”,他把自己的诗歌声情并茂的读给招聘者听,可是所有人都婉言拒绝他“我们不懂诗,这里不需要诗人”。一个穿着讲究看起来仙风道骨的老者直截了当的告诉他“你到底应聘“叉车司机”还是“文案编辑”?我需要的是能给我带来经济效益的人,我只要叉车司机。诗能给我赚钱么?不能!”赤裸裸的现实,梦想碎了一地。“我要应聘叉车司机”…….乌鸟鸟弱弱的回应着。第三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爆破工陈年喜,这个故事带着一点温情,被辞退的陈年喜回到老家,土房子做的简陋的家里被妻子收拾得干干净净,1997年结婚时置办的心形镜子被妻子擦得铮亮,床上还放着结婚时用的枕巾,镜头里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妻子隔着浓烟热气望着归来的老陈嫣然一笑。第四个故事讲的是从14岁就开始打工的服装厂女工邬霞,她喜欢各种各样的连衣裙,我很喜欢她的诗和微笑,她像爬山虎一样努力的向上爬,努力的吸取着生命的养分,诗中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我爱你,陌生的姑娘。”第五个故事是深入地心800M的煤炭工人老井,他努力的记录自己在矿底的一切,因为他不知道哪天死亡之神会来。就在节目录制的过程中,他的工友们永远的长眠了。第六个故事是2004年跳楼的“90”后富士康诗人许立志,或许每个诗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美好的世界,当现实与梦想格格不入,他们选择了逃避和幻灭。他只是不相信生活是这个样子,生活最终没有说服他留下来。“我像流水线一样辛苦的光阴,和最新手机一起打包贩卖到大洋的彼岸,等待下一个轮回”,也许许立志也是在等待着下一个轮回。记者采访到许立志的父亲,他表示不知道儿子在写诗,他无法明白为何儿子要选择写诗这种没有前景没有未来的喜好。看到这里一股悲凉感涌上心头,我无法苛责这位长期生活在农村没有太多文化的父亲,因为哪怕是看起来有点知识文化的我们,也不可避免的落入俗套只看到了成功的唯一标准。
这部纪录片不仅给我们展示了在“中国制造”“中国崛起”社会大变革下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这些工人是“中国崛起”的基础性力量,是“中国制造”的主力军,但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同时我知道了诗歌不仅是作家文学家的专利,这些劳苦普通大众也能写出撼人心魄的诗篇。最早的诗歌是我们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就是收录的普通大众的诗篇。它让我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多了一种表达方式和寄托的渠道。我们应该深刻反思一下自己,我们疲于奔命的时候好像已经忘记了生活本身,对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缺乏感受力。生活即是艺术,人人皆有诗心。人,不正是需要诗意的栖居么?

我的诗篇(2015)

又名:The Verse of Us

上映日期:2017-01-13(中国大陆) / 2018-01-15(中国大陆重映) / 2015-06-17(上海电影节)片长:104分钟

主演:陈年喜 邬霞 乌鸟鸟 老井 吉克阿优 许立志 

导演:吴飞跃 秦晓宇 

我的诗篇的影评

Jo
Jo • 无题
池放
池放 • 笔记
瑟米
瑟米 • ……